第三章.洛阳太学-《三国乱世铸枭雄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蔡邕带领八位士大夫走上祭坛,八位士大夫分列祭坛两边,昂首挺胸的蔡邕伫立在台上如同将要统领千军万马。看着台下跪倒的几百号学子,如同时光倒转,令他心潮起伏,“他们就是帝国强壮的未来,民族发展的动力,谁要是毁了他们,谁就是不可饶恕的罪人!”

    在短暂的心情起伏后,蔡邕带领着众学子跪拜天地,然后对着皇城的方向跪拜,再跪拜在场所有教职员工,接着蔡邕开始讲话:“各位同学,新的一年已经开始,我受陛下派遣,率领诸位祭祀天地,因为我们都是天地的孩子。太学不仅仅是一座传道授业,获得知识的场所,更需要学生们身居雍丘,心怀天下。太学的先生们不是仅仅为了让各位学生知道六礼、七教、八政。也不是艺术游玩的地方,只为了教会诸位读懂‘四书’‘五经’。学生们各科成绩符合考核标准后,再学点“六艺”,用以喻情喻兴……”

    台下传来一片会心的笑声。陈恪等人对看一眼,都从对方脸上看到了“你懂得”这三个字。

    蔡邕继续说:“学生们还要争取学会一两门手艺,才能使自己成为生活独立的人,才能更好地帮助天下百姓。只有一心为百姓服务,才能救万民疾苦,才能真正胸怀天下。”

    这下台下再无笑声,一片寂静,再短暂的寂静之后爆发出了如雷一般的掌声。陈恪等人脸上也浮现上了郑重的表情,对视之时也只能看到大家脸上不再是嬉笑而是严肃。

    蔡邕转身焚香跪拜天地,蔡邕大声宣布:“请赞颂天地、君臣。”礼颂所奏的乃是《诗经·小雅》之“鹿鸣”、“四牡”“皇皇者华”等歌颂君臣和睦的篇章。陈恪作为陈家之子,自然也参加过好几次这样的祭祀,也参加多次礼颂,那首《鹿鸣》陈恪也早已烂熟于心。场上的所有学生一起朗诵:呦呦鹿鸣,食野之苹。我有嘉宾,鼓瑟吹笙……

    歌颂声结束,在蔡邕的主持下,所有太学生跟着蔡邕念学子对皇帝和国家的忠诚,也是汉帝国太学数百年不变的训词:吾愿尽吾之毕生,成帝之辅弼,为国之栋梁。

    不要小瞧了祭祀,它是“六礼”中最为重要的:家庭的祭祀可以激励儿孙对祖辈的缅怀和敬仰;国家的祭祀可以灌输臣子百姓对皇帝和天地的畏惧和忠诚;而太学的祭祀是为了表达了学子对先哲的怀念,对师长的尊重和对“天地之道”的遵守。对于这些极有可能日后成为大汉王朝的统治阶级的众位学子来说,带他们经历祭祀过程,感受天地尊卑、君臣有序,显得尤为重要。

    要让太学的学子们在做官之前,就学会对皇帝的敬畏与对政权的敬重,以保证大汉王朝的长治久安。

    看着各位学子的表现蔡邕十分满意,他在众位学子身上看到了大汉帝国的未来。然而可惜的是陈恪作为穿越者实在对皇权没什么敬畏,而郭嘉等人受他的影响对于看似神秘的皇权虽然做不到视若无物,但也没有众人那么视若神明。

    不过对于蔡邕所说的“为百姓服务”“救万民疾苦”“胸怀天下”众人皆是若有所思,尤其对于陈恪来说这几点对他触动很大。他本来只是想凭借着超前的历史知识在这乱世中平淡地活着,或者靠着陈群的关系日后去投靠曹操做一位富家翁。

    可现如今,“成帝之辅弼,为国之栋梁”这句话却让他想为陈家做些什么,为这摇摇欲坠的大汉王朝做些什么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