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袁老师是研究古典文学的,但是文学素养没得说,连他都说好,姜玉楼也是有点小得意的。 在最后检查一遍后,他就准备投稿了,投稿的杂志还是收获。 只是在他写信封,贴邮票的时候,当代文学的编辑找上门了。 “袁老师,这是……” 人来的时候,姜玉楼傻眼了,因为当代文学的编辑是袁老师在一旁陪同的。 袁老师老师歉然道:“抱歉了玉楼,这回是老师我自作主张,没有提前告诉你。” “我和老孟是老朋友了,他求到我头上不能不帮啊。再说了,你新写的那部小说实在好,不是还没发表吗,我就想着推荐给老孟了。” 姜玉楼张了张嘴,唉这回被袁老师坑惨了。 老孟帮腔道:“玉楼同志,这也怨我们,明明你的第一篇作品就是投稿到我们当代文学的,可惜之后咱们联系少了,以至于生分了。” 老孟就是孟韦哉,也是位老革命,和袁老师相识还是在6年前。 虽然认识的时间短,交情却深。 姜玉楼迟疑道:“可是,我的新作是谍战小说,和贵社的风格……” 不等他说完,老孟拍着胸脯道:“我们当代文学对题材、风格和表现手法等方面,更注重多样化。” 诶?是这样的吗? 怎么和我知道的当代文学不太一样? 其实老孟这么做也是有苦衷的,当代到底是才成立的杂志社,创刊不久,还没有结交太多作者朋友。 除了第一期靠着脸面求来了不少作家书稿,之后收到的投稿质量每况日下。不是没人投,而是质量不高。 名家少,文学爱好者多。 这对一心想把当代办成全国最大的文学杂志的编辑部众人,可是一种巨大的打击。 就在他们为高质量投稿而苦恼的时候,姜玉楼的《黄土地》突然就火了。 然后他们一查,诶?这小子不就是第一期给他们投过稿的人嘛。 早知道联系上他,《黄土地》不就能刊登在当代了? 接着,他们又查出来姜玉楼是燕大的学生,同时还是位诗人,名气还不小。错失如此才华横溢的作家,当代编辑部的人就更懊恼了。 也是天无绝人之路,老孟在燕大有个至交好友,豁出老脸相求后,就有了这次会面。 第(2/3)页